江南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2023下第一阶段机考随机题答案100分答案资料
作者:奥鹏远程作业辅导网 来源:本站 时间:2023-10-19 16:19:45热度:360
江南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2023下第一阶段机考随机题答案100分答案资料
微信客服 ++++:wbf170 或右边扫码
微信客服++++:wbf170 或右边扫码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2023下第一阶段
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总分值1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
横波向外传播时,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2分)
2.
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2分)
3.
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2分)
4.
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
(2分)
5.
纵波的特点是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2分)
二、单选题(共10道小题,总分值5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某中学设防烈度为7度,该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5分)
A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
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C
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2.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 。
(5分)
A
场地平面尺寸
B
场地特征周期
C
荷载分项系数
D
抗震等级
3.已知某建筑物场地,表层土为4m厚的杂填土,剪切波速为200m/s;4~10m为粘性土层,剪切波速为300m/s;10m以下为岩石层,剪切波速为550m/s。试问其等效剪切波速应为( )(5分)
A
210m/s
B
250m/s
C
310m/s
D
260m/s
4.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 )来划分(5分)
A
液化土层的厚度
B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临界值
C
液化土层的深度
D
液化指数
5.建筑结构抗震规范明确规定对于 ( ) 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建筑,不应建造丙类建筑(5分)
A
不利
B
危险
C
有利
D
一般
6.
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5分)
A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
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7.建筑结构抗震规范规定避开主断裂带的距离应大于( )(5分)
A
200— 300m
B
50— 150m
C
150— 300m
D
100— 300m
8.
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5分)
A
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
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
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
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9.
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要素()。
(5分)
A
加速度峰值
B
地震烈度
C
频谱特性
D
地震持时
10.
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5分)
A
200m/s
B
300m/s
C
400m/s
D
500m/s
三、多选题(共5道小题,总分值4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划分不能依据( )(8分)
A
房屋平面形式
B
结构类型
C
场地类别
D
设防烈度
E
房屋高度
2.下面对抗震墙有错位和转折时的近似计算说法正确的是( )(8分)
A
当抗震墙抗震等级为三级,而轴线错开距离不大于6倍连接墙厚度,且不大于2.0米时,有错位墙可近似按整体直线墙考虑。
B
当抗震墙为折线,折线总偏移角不大于15度时,可近似按整体直线墙考虑。
C
当抗震墙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轴线错开距离不大于3倍连接墙厚度,且楼板为现浇时,有错位墙可近似按整体直线墙考虑。
D
计算的内力应乘以增大系数1.2,等效刚度应乘以折减系数0.8.
E
当抗震墙为折线,折线总偏移角不大于10度时,可近似按整体直线墙考虑
3.下列关于结构抗震体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8分)
A
应具备必要的强度,良好的变形和耗能能力
B
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C
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布,避免因局部消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
D
宜有多道抗震防线
E
砌体结构在地震区一般适宜10层及10层以下的居住建筑
4.抗震设计中,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属于弹性阶段工作状态有( )(8分)
A
底部剪力法
B
时程分析法
C
加速度反应谱法
D
振型分解法
E
底部分析法
5.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不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8分)
A
自振周期 T1 很长(T1>4s)的高层建筑
B
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
C
4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D
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
E
40米以下的多层建筑